无线充电时代的“柳暗花明”
本文节选自:《产城》杂志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4项国家标准,包括《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8775.1)等,从技术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等方面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进行了规划。
“这填补了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规范的空白,将促进电动汽车无线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迈进,未来对更多领域的无线充电系统产品开发及应用有利好作用。”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斯普奥汀科技)副总经理欧阳庆瀚表示。
![【报道】无线充电时代的“柳暗花明” 【报道】无线充电时代的“柳暗花明”]()
电动车在自动充电领域获得一大进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共基础设施、个人产品开始尝试使用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行业迎来了新一波发展潮流。作为一家提供磁共振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的企业,斯普奥汀科技2016年率先推出了新一代无线充电、供电技术——“蕊磁”Richarge,凭之向多元无线场景迈进。“未来,无线充电将会以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标配的方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近年来市场上流通的“手机无线充电器”等产品多为WPC联盟中的QI技术,其特点为研发门槛较低、技术趋于成熟、成本偏低,但用户使用时充电慢、不能远距离无线充电、只支持一对一设备充电等,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中属于较为鸡肋的无线充电。全球无线充电技术如今有两大阵营,WPC和AirFuel,前者以磁感应(低频技术)为核心,后者由两谐振频率相同的绕组产生共振耦合,实现空间全方位电能传输,也就是磁共振。相比QI,AirFuel磁共振技术具备高效率、远距离、支持多设备的特点,但由于研发技术难度与成本投入高,一直未能普及,企业数量也远不及QI。“斯普奥汀科技将传统AirFuel包含的谐振(Resonant)及射频充电(RF)的优势结合,在传输距离、效率、自由度和集成化程度上创造出极好的表现力。”欧阳庆瀚介绍,通过在磁共振隔空无线充电技术上深度研发,斯普奥汀科技致力于让“蕊磁”在用电上带给使用者更多的自由,未来无线连接+无线充电的真无线设备将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中。
斯普奥汀科技采用蕊磁技术,可实现在一个立方体空间内一对多无线充电,“看起来就像是‘wifi’式充电。”“目前,‘蕊磁’50cm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成果已经交付,已有多套成熟技术模组。斯普奥汀科技是全球极少数可以将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投入商用的企业之一。”欧阳庆瀚表示,该技术成果的无线收发系统稳定工作的距离为45cm—51cm,传输效率大于60%,可直接应用在民用、军用等领域。在传统充电方式已不能满足快速更新换代的科技产品时,无线充电将成为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4.0的发展引擎。在5G、物联网、新能源应用等方面加持下,无线充电技术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当通讯进入5G时代后,手机功耗进一步提升,用户对续航的需求也就更加紧迫。面对“5G引领”的关键机遇,斯普奥汀科技正结合不同新兴技术,加快探索更为丰富的无线充电技术落地场景,向所有计划完成智能化闭环的企业提供无线充电技术方案服务。譬如在物联网领域,很多牧场需要对自己管理的每只动物进行溯源。这类设备通常放置于每只动物的耳朵上,不仅轻便、体积小,且大批量,更换电池或者充电时非常花费时间。斯普奥汀科技一方面在动物所处的一定空间中布置“蕊磁”无线充电发射端,另一方面给动物佩戴生命体征传感器与“蕊磁”无线充电接收端,成功实现立体空间内的安全无线供电,帮助牧场降本增效。